2012年3月10日上午,倍受社會關注的重寧寺大雄寶殿修繕工程正式動工,標志著今年文化博覽城重點工程建設全面拉開序幕。該項工程完工后,不僅將使這一揚州的重要歷史遺跡煥發(fā)新彩,而且將為大運河申遺與揚州城市申遺順利進行增添厚重的砝碼。
  乾隆御書敕賜“萬壽重寧寺”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,系鹽商為迎接乾隆第六次南巡所建,系清代“揚州八大名剎”之一,享有“江南諸寺之冠”盛譽。它與南側的天寧寺相互呼應,構成揚州市區(qū)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的古建筑群,有“江南小故宮”之稱,是運河沿線城市中較為典型的佛教廟宇。
  重寧寺大雄寶殿為歇山重檐頂,面闊五間,殿內(nèi)以八根鐵栗木作柱,鐵栗木均在15米以上,別處罕見。天花上滿施彩繪,中央有斗八藻井,保存較好。殿內(nèi)懸掛乾隆御賜“普現(xiàn)莊嚴”和“妙雨花香”匾,寺內(nèi)存有萬壽重寧寺碑,均為原物,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大雄寶殿,年齡最小的“揚州八怪”、自稱“如來最小佛弟子”的羅聘被鹽商們重金聘來繪制佛像壁畫。史料記載,畫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,成為當時的揚州名跡。
  目前,重寧寺大雄寶殿因年久失修,屋脊破損、滲漏,檐柱、梁、枋、桁等木構件表面糟朽、斷裂,彩繪天花板面開裂,彩繪面翹曲脫落30%,基礎墻體風化駁蝕嚴重。此次修繕,揚州市文物部門將采用揭瓦不落架手段,對整體木構架打牮撥正,墩接糟朽木柱,補強處理角梁、仔梁,拆除后砌墻體,對殿內(nèi)井字彩繪天花進行修補和整平,清洗整修“普現(xiàn)莊嚴”、“妙雨花香”兩塊乾隆御賜匾。同時,加強白蟻防治,增加消防、防雷等安全基礎設施。
  2011年,重寧寺入選第二批大運河(江蘇段)沿線重點文物保護搶救項目,是大運河申遺文本中明確要求修復的建筑。此外,在“瘦西湖及揚州歷史城區(qū)”申遺中,重寧寺作為鹽商遺跡,是一處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  據(jù)揚州市文博城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介紹,此次對重寧寺大雄寶殿進行修繕,將按照修舊如故的原則,能不動的全部不動,盡最大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真性。修繕完畢后,整個大雄寶殿將再展雄姿,為兩項申遺順利進行增添厚重砝碼。
     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   信息來源:m.46fire.com


 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(lián)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(wǎng)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

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,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,性高潮久久久无码精品视频,国产一区二区久久无码精品